跳到主要內容

Lesson 1

台北市牙周醫師推薦 牙周治療免開刀權威 牙周雷射微創植牙的專家 微光牙醫

隨著牙周雷射在台灣漸漸獲得重視,今後我將陸續把我之前在北市牙醫期刊頗受歡迎的專欄《牙周雷射小學堂》稍事增修之後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前言}雷射在牙周治療的發展已趨近成熟,美國牙周病醫學會於2015年將雷射列為促進牙周再生的新興工具之一,歐洲最近更提出「laser guided regeneration」的概念,而在了解雷射如何應用於牙周治療之前,醫師必須對雷射與生物性組織之間的交互作用有正確的認知,牙周雷射的治療原理與操作方式皆由此衍生而來,現在,就讓我們從基礎開始吧!

Lesson 1:Laser-tissue Interaction

「不同波長的雷射對應不同的生物性組織會產生不同的交互作用」,此為了解牙周雷射的重要觀念,Niemz於1996年即對此有深入的研究,雷射與組織之間的交互作用從引起物質質變到產生化學性作用主要與能量密度和作用時間有關;在牙科應用方面,當雷射強度(intensity)越高、作用時間越短,產生的是機械性交互作用(photoablation),當雷射強度越低、作用時間越長,產生的是熱交互作用(thermal interaction)。

目前市面上的牙科雷射大部分屬於high power laser,關鍵在於發射波長能否被水所吸收,因為所有的生物性組織都含有水分,水吸收係數越高的雷射,熱傷害越少、滲透深度越淺
Er:YAG laser、Er,Cr:YSGG laser與 CO2 laser為[淺層吸收型雷射],其中Er:YAG laser是目前水吸收係數最高的雷射,Er,Cr:YSGG laser次之,Er:YAG laser與Er,Cr:YSGG laser都能用來切割軟硬組織;比較特別的是CO2 laser,雖然可部分被水吸收,但是其波長被吸收更多的是磷灰石晶體(hydroxyapatite),再加上氣體雷射的表面溫度高,被照射物體很容易碳化,很可惜地不適合用來切割硬組織。
Diode laser與Nd:YAG laser則為[深層散射型雷射],較容易被黑色素與血紅素吸收,故其切割軟組織時凝血層較厚,應用於去除牙齦染色與抑制牙周致病菌佔有優勢,但是光纖機頭較容易形成”hot-tip”,必須減少治療時受血液的影響。
雷射的熱效應在牙科的應用是最廣泛的,請注意雷射不只是將熱傳導於組織,而是「以帶有特定波長的電磁輻射對物質產生熱效應」,其中最特別的是光生物調節,也就是photochemical effect,如大家較常聽到的LLLT(low level laser therapy),就像我們的皮膚經紫外線(波長270~300 nm)照射之後可自行合成維他命D3一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Lesson 11:Er-LCPT

  台北市牙周醫師推薦 牙周治療免開刀權威 牙周雷射微創植牙的專家  微光牙醫 Dr.Aoki 於 2010 年發表 Er:YAG laser-assisted comprehensive periodontal pocket therapy ( Er-LCPT ) ,這個術式將 Er:YAG laser 於 囊袋內清創 與 光生物性調節 的功能結合在一起,可以單獨使用 Er:YAG laser 或合併其他傳統牙周清創工具完成,治療程序如下。 Er-LCPT 包括去除囊袋內層和垂直骨缺損的襯裡上皮和受感染結締組織,以及切除 牙齦外層 的上皮與結締組織,所以被歸類為 不翻瓣手術治療 。 囊袋內的雷射治療目的在藉由 徹底的滅菌和清創 促進癒合,並增加清創後 骨表面的出血 進入囊袋和骨缺損,有利於組織再生。 移除牙齦外層的上皮組織可以阻止上皮細胞過早移入清創後的囊袋內,而去除牙齦外層結締組織可以造成粗糙表面讓血塊更容易保留在囊袋入口,最後再施以 光凝血 穩定血塊並封住囊袋,同時可以激活血塊與周遭牙齦組織。 由於 Er:YAG laser 屬於淺層吸收型雷射,若要加強囊袋內深層血塊成型就要使用 diode laser 等深層滲透型雷射。   Dr.Aoki 治療的臨床過程如圖, I 和 L 是術後 5 年追蹤,有相當穩定的治療效果。 Er-LCPT 也可以用於治療 植體周圍炎 ,此為筆者使用 Er,Cr:YSGG laser 進行此術式3年的追蹤結果。

Lesson 12:LAMINST

  LAMINST (Laser-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Nonsurgical Therapy) 台北市牙周醫師推薦 牙周治療免開刀權威 牙周雷射微創植牙的專家  微光牙醫 牙周治療中最重要的兩個階段 : Hygienic phase 與 Maintenance phase 均為非手術牙周治療 , 可見 非手術治療是牙周治療的黃金準則 , 非手術治療做得好不但能減少進入手術的機會 , 更能確保牙周病人長期穩定的預後。  而近代非手術治療因為 微創治療 觀念的導入以及治療工具的進步 , 已到了可以取代大部分手術的地步 ,Dr.Nibali 於 2015 年提出以 MINST (minimally invasive nonsurgical therapy) 1 治療牙周骨內缺損更顯示出 MINST 的效果並不亞於牙周再生手術 , 反而可以減少術後牙齦萎縮。  Dr.Nibali 提出的 MINST 治療步驟如圖一 , 與 Dr.Cortellini & Dr.Tonetti 提出牙周再生的條件 2 不謀而合 : l    Space : 牙根表面徹底清創 , 讓血塊能夠存在牙根表面與牙齦之間。 l    Soft tissue protection : 使用微創等級的 scaling tips 和 curettes, 在放大鏡之下小心避免傷害軟組織 , 盡量維持牙齦外表結構的完整 , 不要做 gingival curettage 。 l    Blood clot protection : 刺激出血並維持血塊穩定 , 避免齦下沖洗 。 (圖一)The procedures of MINST by Dr.Nibali Nibali 還特別提到不要讓牙根表面過度光滑 , 事實上 , 現代牙周治療重視的是 root surface debridement , 過度強調 root planing 可能會拿掉 old cementum, 而 old cementum 是牙周組織再生的重要來源 3 , 這應該也是非手術治療達成牙周組織再生的重要因素。   既然微創非手術治療的效果已經非常優異 , 雷射又...

《改良式貝氏刷牙法》

  台北市牙周醫師推薦 牙周治療免開刀權威 牙周雷射微創植牙的專家  微光牙醫 《改良式貝氏刷牙法》是預防牙周病與推薦給牙周病友最有效率的刷牙方式,尤其在新冠肺炎流行的時刻,我們已知口腔衛生不良以及未治療的牙周病也是加重病情的風險因子之一,宅在家的大家更應該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 首先,刷牙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要東刷刷西刷刷,哪邊漏掉了都不知道,盡量選擇小頭軟毛的牙刷,牙刷向著牙肉貼在牙齒與牙齦交接處,一定要涵蓋牙齦,然後牙刷與牙齒成45度(切記不要橫刷),接著定點式前後來回擺動或畫圈圈(我比較喜歡畫圈圈,更不傷牙齦)10次 如果你是用電動牙刷只要把刷頭45度向著牙肉貼在牙齒與牙齦之間讓它自己震動15~30秒即可,不要再壓力量上去免得傷害牙齦 最後,手腕轉一下(比較有力)沿著牙齒把髒東西往咬合面撥出去5次, 牙齦萎縮嚴重的病人,可以只用Roll technique,一開始就先把牙刷放在牙齦(沒有碰到牙齒),然後像這張圖一樣把牙刷往咬合面刷10次,記得,只有牙齦往咬合面單一方向的擺動喔!這個作法能夠避免牙齦繼續萎縮 咬合面與舌頭也要清潔! 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最近,只能盡量把握時間多做一些對大眾有益的事來療癒自己了,希望大家一切平安!